原创 肖逸思 国际金融报 理想汽车从“0”到市值681亿元,只花了5年时间;蔚来汽车从“0”到438亿元,只花了4年时间。理想汽车的上市再次印证了中国造车新势力的“速度与激情”。 美国时间7月30日,理想汽车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,股票代码“LI”。 开盘首日,理想汽车直线拉升,最高涨幅超50%,最高股价达17.5美元。理想汽车的上市发行价为11.5美元/ADS,总计发行95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(ADS),盘前市值97.24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681.3亿元)。 7月1日,美团领投5.5亿美元D轮融资,理想汽车当时的估值为40.5亿美元。如今,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,理想汽车就实现了身价翻倍的又一“造富”神话。 融资超百亿 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,自成立以来,理想汽车就希望打造“没有续航里程焦虑”的中大型SUV,所以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是,理想汽车专注于增程式技术。 2019年12月,理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理想ONE开始向用户交付,售价32.8万元。截至2020年6月30日,理想汽车已交付理想ONE超10400辆。2022年,理想汽车将推出其第二款增程式电动车,并计划在2024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。 在正式上市交易的前几天,7月25日凌晨,理想汽车更新了招股说明书,公开发行9500万股ADS,发行价区间为8美元-10美元。以此计算,理想汽车IPO募资区间为8.74亿美元-10.93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61.24亿元-76.58亿元),是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中概美股IPO。 另外,7月25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,高瓴资本将参与理想汽车的IPO发行,拟认购其中3亿美元。在通过IPO公开发行募资的同时,理想汽车还将获得3.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,认购价为IPO最终发行价。 IPO募资额加上基石投资,理想汽车此次上市发行融资总额区间将达到12.54亿美元-14.73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87.86亿元-103.2亿元)。 该募集资金与蔚来汽车当初的最高募集15.18亿美元相比稍低,但与蔚来汽车不同的是,理想汽车最后的发行价格超过了之前的拟发行价格区间,而蔚来汽车几乎是接近区间下限发行。 “理想汽车太火了!”作为此次理想汽车IPO承销商之一的老虎证券方面表示。据悉,此次在理想汽车IPO认购启动后,提早结束招股,7月28日已经完成募资超9.5亿美元,理想汽车的IPO进程也得以提前一天完成。老虎证券最终贡献18.87亿美元订单,创下老虎证券近年承销订单新高。 老虎证券投行有关负责人向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表示,理想汽车之所以这么火,一方面是因为理想汽车本身专注解决里程焦虑的增程式技术,而且毛利率很快便转正;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在美股市场爆火,特别是特斯拉连续4个季度盈利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商业模式的可行性。 同时,根据现有股东IPO购买的规划,理想汽车可以执行“绿鞋机制”,即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。据悉,理想汽车IPO承销商有1425万股ADS的超额认购权,该机制可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,防止股价大起大落。 值得一提的是,经过此次IPO后,王兴和美团方将取代李想从第二股东跃升为理想汽车最大股东。这是因为在上述3.8亿美元基石投资中,美团计划认购3亿美元,王兴个人认股3000万美元,字节跳动认购3000万美元,Kevin Sunny Holding Limited认购2000万美元。这也意味着,李想持有的股份将稀释为21%,而王兴加上美团的持股比例将超过李想,达到24%。 不过根据AB股的规则,李想的投票权仍然最高,达到72.7%,而王兴及美团的投票权则为8.3%。 理想VS蔚来 作为“唯二”已经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,且均是在首款量产车上市7-8个月后选择上市的两家车企,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的有着不少相似点和不同点,之间的“较量”也不可避免。 截至北京时间7月31日0点,理想汽车市值已达147.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033.8亿元),比蔚来汽车当时的总市值137.8亿美元高出近10亿美元。 平安证券发表研报称,理想与蔚来的交付量轨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,目标城市分布上也都以一二线城市为主,但同等交付规模下理想的盈利情况明显好于蔚来。 与蔚来汽车的“大手大脚”相比,理想汽车给人的感觉就是“非常节省”,所以在成本控制方面理想汽车卓有成效,这也成为了其在资本市场的一把“杀手锏”之一,即毛利率非常亮眼。 相比之下,蔚来汽车2017年12月开始交付首辆量产车,但到2018年四季度毛利率才首次转正,且仅为0.4%。今年一季度,蔚来汽车毛利率为-12.2%,预计二季度随着销量的提升,毛利率将超5%。 理想汽车的这个“亮点”得益于李想对成本控制的严格。李想曾公开提及理想汽车的具体费用控制计划,他表示,“理想汽车超过3200人的团队,只有两个VP,连高级总监都寥寥无几,行政要求出差经济舱都必须买折扣最低的,经济酒店都要两个同性在一起住。” 今年4月初,李想还表示,理想汽车上一轮融到的5亿美元到现在还没有动,“穷孩子有穷孩子的活法”。他认为,造车不需要百亿,10亿美元就能实现盈利。 但在行业趋势上,专注于发展增程式技术的理想汽车并非未来发展的主流,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,增程式汽车目前相对于纯电车的续航和成本优势或将不复存在,行业增长空间有限,平安证券研报表示,长期来看,理想汽车需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产品路线,摆脱对单一技术路线的依赖。 记者 肖逸思 原标题:《理想汽车上市“理想”成真,开盘最高涨幅超50%,李想身价过百亿》 (责任编辑:) |